學農學,要吃得起苦,沉得住氣
從前往后分別是:周麗、施聰、邵偉強、唐錢虎。他們在番茄大棚的合影。
農學專業
▉企業說農學就業
很多人不想干,你堅持下來,那不是更有空間?
勿忘農集團有限公司這幾年招聘員工不少,都需要跟農學、園藝相關。集團辦公室孫曉紅主任說,今年已經招了25個管理人員,一半都是以學農為主。招聘要求寫了本科,但實際招聘中,很多碩士過來應聘。華中農業大學、南京農業大學等比較名牌的畢業生都有。做研究的崗位一般招碩士、博士;做生產和營銷的崗位,要求本科。
“因為行業比較特殊,需要一定專業知識。”孫主任說,一般幾個崗位,5-6個選一個。員工進來后,待遇還是可以的。集團有培養計劃,科研人員有補貼,比坐辦公室要好一些,包吃住。
今后“園藝專業”、“植?!薄ⅰ坝N”、“偏農的生物技術”,這些專業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。
浙江傳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比較大型的涉農企業。
浙江傳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辦公室馮鎮奎主任說,公司每年都招農學專業畢業生,包括高職、本科、碩士都有。這幾年每年基本的招聘量是10-15人,需要園藝、花卉、種苗等專業。本科生一般從事管理崗位,高職生安排到生產一線。
但不管是管理崗位還是一線技術員,都是比較辛苦的。這是種植這個行業性質決定的。但只要堅持,公司會給一個好的發展平臺。第一年每月2500元左右,每年會有調整。兩年后,一年收入四五萬到七八萬。
但遺憾的是,有的畢業生干了一兩年,吃不了苦,受不了寂寞,到能發揮作用、企業也慢慢重用的時候,卻打了退堂鼓。有的畢業生做的時間比較長,有8年多的,現在成了技術骨干,帶了很多徒弟出來。
這個行業發展不錯,花卉、種苗、蔬菜,花籃子、菜籃子,都與老百姓離不開。真正喜歡這個行業需要3年左右。選專業,看就業,其實也可以反過來想:很多人不想干,如果堅持下來,那不是更有空間?
李益平,是杭州大型花卉種植戶,基地在建德,花卉種植十幾畝,年產值幾千萬元。
李總說,農學需要在實踐中慢慢積累,學校學的東西不一定有用。這個行業,最終看動手能力、操作能力的?,F在學農學比較好,國家支持力度比較大。學農,工作還是好找的,范圍廣,養殖、種植,都可以。他們招人量不大,每年招兩三個,本科生、研究生都要。因為技術含量比較高,屬于科技型產業。
記者 徐斌 文/攝
距離杭州市區60公里,靠近錢塘江入??冢袀€“浙江省現代農業園區”,一群學農業專業的年輕人在這里上班。他們是勿忘農集團有限公司派駐的技術員,一共11人,清一色80后,有本科生,也有研究生,年齡最小的23歲。
勿忘農集團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種業企業,公司在浙江省現代農業園區有1500畝大小的試驗基地,主要培育瓜菜、糧油、食用菌、水稻的新品種。
昨天,記者來到這里,看看這群年輕人是怎樣上班的。
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
從公路轉入農業園區小路后,大片大片都是田,田連著田,田外還是田。久在都市上班,到了這種環境立刻就有種親近感。
上午10點左右,到勿忘農的試驗基地辦公樓,空無一人。墻上白板寫著本周(6.18-6.24)的主要工作計劃:種交會新品種展示,現場田間管理,作物管理,病蟲防治,肥水管理,番茄、黃瓜新組合側配,水稻材料播種……下面畫了表格,是每天的天氣、氣溫和風向。字寫得很好。
陪我們到基地的勿忘農的王忠明老師說:這個點大家全在地里干活。這里很偏,門開著沒事,沒人來,不用防盜。我們去田里找他們!
通往田里的路看看不遠,走起來有點時間。王老師說,平時大家來回田間都要騎自行車。
在水稻田,先是遇到了施聰,86年的小伙子。他是蕭山人,黑黑瘦瘦,穿一身迷彩服,正要往水稻田里放水。
聽說我們想了解學農專業的情況,施聰馬上介紹起來:當初選專業沒有考慮太多,選了生物工程偏農業,畢業后去內蒙古當了一年志愿者?;貋砗髴傅竭@里,上班快兩年了。這里的作息是早上6點起床,6點半吃早飯,吃完下地;到中午11點吃飯,中午小小休息一下;12點半開始上班,5點半下班。大家都差不多,按作物種類分,各忙各的。
我們開玩笑說他皮膚黑,是不是跟選了這個專業,多往地里跑有關系?施聰嘿嘿一笑:“可能是我容易曬黑吧。”
當年想讀土木工程
現在跟“土”和“木”打交道
在番茄大棚,唐錢虎正和七八個農民蓋遮陽網。棚子里溫度太高,需要遮起來擋擋太陽。
這里有兩個研究生,唐錢虎是其中一個,85年的,老家安徽。唐錢虎2009年從新疆石河子大學研究生畢業,來到杭州。學的是農學育種,當時公司招人,他就來了這里。
“我們育種研究生班18人,2人在本行業做,其他都改行了,有當老師的,有考進事業單位的,也有去醫藥公司等其他企業的?!碧棋X虎說,在這里的工資是每個月3000元,獎金另算,去年一年收入7萬元。他還算滿意?;仉m然雇了一些農民幫忙,但很多活要技術員自己做。
從事這行,業余生活比較枯燥。每天下班后,有的在辦公室玩玩電腦,有的看看書,差不多晚上九點都睡了?;径疾怀鋈?。公司每個月會組織大家去市區或鎮上娛樂、購物,公司會補貼一部分費用。
唐錢虎說當年想讀土木工程,分數不夠,陰差陽錯調劑到了農學專業。邊上有人開玩笑,那你現在的工作不還是自己的理想嗎,跟土和木打交道。大家都大笑起來。因為年齡都差不多,和他們聊天很隨意。
公司包吃包住
每天吃的菜就地取材
邵偉強是在這里工作最久的一位,紹興人,2004年浙大農學專業畢業后就到了這里。剛開始他做的是育種,現在負責公司科研基地的日常事務管理。邵偉強同事透露,他的婚姻就是在這里結緣的,他老婆學的是園藝,前兩年畢業來這里工作,結識?,F在兩人已經結婚。
學農業,邵偉強的感受是:累是累,每天基本都要做9個半小時,沒有雙休日,特別是農忙的時候,需要連著做。但慢慢喜歡上了,就有了成就感,特別是品種選育出來后,每天都是新鮮的,采收、施肥、培育,天天都有事情做,天天都不一樣。
周麗是基地里除了邵偉強老婆之外的唯一女生,安徽人,年齡最小,89年的。她畢業于安徽一所大專院校,學的也是農學。她說,當時填志愿的時候,是班主任老師推薦的?,F在她的同學里,干本行的不多,女生大部分做了文員。她來干這份工作,是想先鍛煉一番。
中午11點多,大家陸續到辦公樓邊上的食堂吃飯。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,大家吃住都是公司全包,有專門的阿姨給大家做飯。每天伙食標準是一葷兩素一湯。昨天中午的菜是芹菜炒香干、茄子和紅燒雞爪。蔬菜當然是就地取材,新鮮。
學農的另一個出路:讀博士,做研究
學農,也有一部分人畢業后繼續讀,讀到博士。浙江省農科院就是聚集這種人才的單位。
向林博士,2009年華中農業大學觀賞園藝專業博士畢業,進入浙江省農科院。本科在湖南農業大學,讀的也是園藝。
向博士說,當時填報志愿的時候沒有太多考慮,第一志愿報的是工科,分數不夠,因為農林類專業有降分錄取的優惠。大三時側重觀賞園藝,當時認為就業會好一點。報這個專業時,并不知道畢業后做什么。
2002年本科畢業,趕過幾場招聘會,工作能找,但自己不滿意,就考研,繼續讀。同學中有的去中職教書,有的到園林公司等農業企業就業。碩士畢業后又面臨一次就業,原先本科班全班26名同學有八九個讀研,5個后來讀了博士。其余陸續就業,很多改了行,有一個同學去賣保險了。
“讀博士以后,就業面反而小了,再想放棄這個專業就難了?!毕虿┦空f,
現在他的工作主要是做蘭花的分子生物研究,平時看文獻,設計實驗方案,做實驗。上午8點上班,12點下班,下午2點上班到5點半下班。
和向博士在同一辦公室的李博士,去年博士畢業進入農科院,他說選什么專業其實無所謂,找了一個大方向,到了大學再慢慢規劃完全來得及。
浙江農林大學就業